今天是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,欢迎光临本站 

其他省市项目实时资讯

补齐知识产权短板 支撑创新驱动发展

文字:[大][中][小]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17/1/19     浏览次数:    

国务院日前印发了《“十三五”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》,知识产权规划首次被列入国家重点专项规划。1月17日,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,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就公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。

保护运用的短板怎么补?

“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,是知识产权工作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,也是两个‘短板’。”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告诉记者,《“十三五”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》以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作为主线,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,强化知识产权运用,适应了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对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需求,反映了创新主体的客观需要,也落实了补短板的要求。

《规划》确定了到2020年知识产权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,保护和运用能力得到大幅提升,建成一批知识产权强省、强市,为促进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提供有力保障的发展目标。根据《规划》,“十三五”时期,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显著改善,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充分显现,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大幅提升;实现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5年的6.3件增加到12件、年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从2015年的750亿元提高到1800亿元、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额(五年累计)从2015年的44.4亿美元提高到100亿美元等10个预期性数量指标。

对于这10个预期性数量指标,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司长龚亚麟表示,“在指标的选取中,突出提高知识产权的质量和效益,突出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效果,改善知识产权的环境。”为此,《规划》提出3项主要任务: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,严格实行知识产权保护,促进知识产权高效运用。

据介绍,针对当前出现的新问题、新情况,《规划》作出了相应部署。比如,在完善知识产权法律、法规方面,要求研究“互联网+”、电子商务、大数据等新业态、新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,研究新媒体条件下的新闻作品版权保护。

从大到强怎么转?

2016年,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,是继美国、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百万件的国家。

但是,应该看到,亮丽的数字背后,专利数量与质量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,主要表现为核心专利数量不多,专利布局不合理。龚亚麟表示,为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的质量和效益,《规划》有专门的章节部署了这项工作,内容涵盖了专利、商标、版权等各个方面。知识产权局下一步将按照质量取胜、数量布局的工作理念,引导创新主体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专利质量上,以高水平创造、高质量申请、高效益审查、高效益运用为目标,做好核心专利的培育工作,全面促进专利创造申请、代理、审查、保护和运用的全链条各环节的质量提升,从而加快实现由多向优、由大到强的转变。

甘绍宁说,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进步明显,具备了相应的制度基础、数量基础、人才基础和文化基础。中央财政安排了14亿元资金,引导地方开展重点产业专利运营的服务试点,同时积极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,目前已经将近1700家。

甘绍宁表示,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,还要加大对民生领域知识产权工作的投入,比如加强知识产权扶贫工作。在一些边远的或者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,具有许多特色的知识产权,不仅仅是专利、商标,还有地理标志、遗传资源等,要把这些优势知识产权利用起来,促进地方的发展。

 

信息摘自经济日报

国务院日前印发了《“十三五”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》,知识产权规划首次被列入国家重点专项规划。1月17日,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,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就公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。

保护运用的短板怎么补?

“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,是知识产权工作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,也是两个‘短板’。”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告诉记者,《“十三五”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》以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作为主线,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,强化知识产权运用,适应了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对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需求,反映了创新主体的客观需要,也落实了补短板的要求。

《规划》确定了到2020年知识产权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,保护和运用能力得到大幅提升,建成一批知识产权强省、强市,为促进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提供有力保障的发展目标。根据《规划》,“十三五”时期,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显著改善,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充分显现,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大幅提升;实现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5年的6.3件增加到12件、年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从2015年的750亿元提高到1800亿元、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额(五年累计)从2015年的44.4亿美元提高到100亿美元等10个预期性数量指标。

对于这10个预期性数量指标,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司长龚亚麟表示,“在指标的选取中,突出提高知识产权的质量和效益,突出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效果,改善知识产权的环境。”为此,《规划》提出3项主要任务: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,严格实行知识产权保护,促进知识产权高效运用。

据介绍,针对当前出现的新问题、新情况,《规划》作出了相应部署。比如,在完善知识产权法律、法规方面,要求研究“互联网+”、电子商务、大数据等新业态、新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,研究新媒体条件下的新闻作品版权保护。

从大到强怎么转?

2016年,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,是继美国、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百万件的国家。

但是,应该看到,亮丽的数字背后,专利数量与质量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,主要表现为核心专利数量不多,专利布局不合理。龚亚麟表示,为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的质量和效益,《规划》有专门的章节部署了这项工作,内容涵盖了专利、商标、版权等各个方面。知识产权局下一步将按照质量取胜、数量布局的工作理念,引导创新主体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专利质量上,以高水平创造、高质量申请、高效益审查、高效益运用为目标,做好核心专利的培育工作,全面促进专利创造申请、代理、审查、保护和运用的全链条各环节的质量提升,从而加快实现由多向优、由大到强的转变。

甘绍宁说,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进步明显,具备了相应的制度基础、数量基础、人才基础和文化基础。中央财政安排了14亿元资金,引导地方开展重点产业专利运营的服务试点,同时积极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,目前已经将近1700家。

甘绍宁表示,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,还要加大对民生领域知识产权工作的投入,比如加强知识产权扶贫工作。在一些边远的或者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,具有许多特色的知识产权,不仅仅是专利、商标,还有地理标志、遗传资源等,要把这些优势知识产权利用起来,促进地方的发展。

 

信息摘自经济日报

返回上一步
打印此页
[向上]